在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提起赵世俊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党员,是西湾村连任三届的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963户、3169人走出贫困,用三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1962年出生的赵世俊,自幼扎根于新城子镇西湾村。作为地道的庄稼汉,他深知仅靠几亩薄田难以改变命运。1984年,年仅22岁的他倾尽积蓄,多方筹款,创办了新城子镇第一家食品加工厂;2000年,敏锐的他捕捉到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依托西大河的自然风光,打造了“祁连情民族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为当地农户开辟了增收新渠道;2003年,面对土豆滞销的困境,他创办雪龙淀粉厂,通过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一举解决了销售难题,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创业需要勇气,但更需扛得住艰辛?!闭允揽〕R源嗣憷昵崛恕<幢阕约胰兆釉焦胶旎?,他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尚未脱贫的村民身上。2007年,赵世俊高票当选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的西湾村,基础设施落后,渠道破损、村容脏乱、矛盾频发,全镇考核常年垫底。上任伊始,他便立下誓言:“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他带领两委班子修渠道、铺道路、建办公场所,争取资金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村里面貌焕然一新。2012年,赵世俊联合16户养殖大户成立“永昌县新兴综合养殖合作社”,在西湾村大毛沟滩兴建标准化养殖小区。资金不足,他多方奔走,协调妇女小额贷款和“农耕文明”农贷项目,为每户争取8万至25万元贷款;饲草短缺,他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玉米,成立“嘉禾园农副产品种植合作社”,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
短短几年,养殖小区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带动200余户村民加入养殖业。羊只存栏量从零到满栏,年产值突破千万元,西湾村一跃成为全县畜牧产业示范村?!案耪允榧歉?,踏实?!贝迕竦娜峡桑嵌运畲蟮陌?。
在赵世俊心中,党员的身份意味着责任与奉献。他常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富?!蔽袒钍S嗬投Γ纱迕窦尤牒献魃?,手把手传授养殖技术;为解决农田灌溉难题,他争取85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修建渠道16.4公里,改良土地5000亩;为改善人居环境,他带领村民硬化道路、绿化村庄,让泥泞土路变为柏油大道。
每次人们称赞赵世俊的为人及其工作成绩时,他都十分谦虚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是应该的。”截至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63元,同比增长21%,同时在村里建起了“互助老人幸福院”,为老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赵世俊的付出,赢得了广泛赞誉。他先后获评“甘肃好人榜”好人、“平安建设先进个人”“县劳动模范”等称号,西湾村也连续多年获评“全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面对荣誉,他始终谦逊:“我只是做了党员该做的事?!?/p>
如今的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标准化圈舍整齐排列,羊群欢腾;田间地头,饲草玉米郁郁葱葱。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赵世俊眼中满是欣慰,他说:“只要乡亲们需要,我还会继续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