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中见精神
——记“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穆泽华
穆泽华,女,汉族,46岁,1992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金昌市第六次、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现任金川区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她二十二年如一日,对党忠诚,坚持真理,讲党性、顺大局、重团结,模范执行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作风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积极为群众排难事、办实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热心为群众服务,模范履行党员的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1987年9月,穆泽华同志考入甘肃中医学院中医系,在神圣的医学殿堂里,老师的长期教诲,使她逐渐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医生这是个崇高的职业,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辛劳和忙碌,选择了奉献与牺牲。正因为把治病救命与定国安邦等量齐观,古人才有了“不为良相,宁为良医”一说,从那时起她就暗下决心,今后无论到什么地方,在哪一级医院,都要像自己的老师那样,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千千万万患者解除病痛。二十二年的医疗生涯中,穆泽华同志一直在医院内科临床第一线工作,一丝不苟地实践者这个质朴的诺言,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良医”这样一个光荣目标。不论在门诊还是病房,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公休日,只要听到召唤,就会有她忙碌的身影。她从不计加班,不计个人得失,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岗位上,对患者满腔热情,对技术精益求精,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病痛,挽救了数千名患者的生命,深受广大职工和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同事常问她:“主任,你怎么还没下班?” 她总是笑一笑,淡淡的说:“我把这些病人看完了再走,他们来一趟不容易?!?/span> 上班八小时她心里装的是病人,下班回家后,她的脑子里记挂的还是病人。记得有一次收住了一位年逾七旬的全心衰竭老人,因患者年龄大、病情危重,生命垂危,拿着病危通知的家属要求将患者转到省级医院治疗,但患者的病情不允许搬动及路途颠簸。穆泽华主任耐心细致地给家属分析了病情,讲解了治疗方案,患者留下来了。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穆泽华主任日夜守护在患者身旁,精心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亲手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一天、两天、三天……她吃不了一口热乎饭,睡不了一个安稳觉。在她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患者一天天好起来了,患者痊愈出院时拉着她的手激动的说:“穆主任,你辛苦了,是你救了我的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非常感谢你……”,她笑着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本」芤搅菩幸狄踩肥荡嬖谧挪徽?,但她对病人送来的钱物总是婉言谢绝,为了表示感谢,患者给她送来了一面面锦旗。二十二年来,她就是这样,心中始终装着患者,始终记着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始终记着“先患者之苦而苦,后患者之乐而乐”。她镜片后关切的目光,给每一个患者以信心和力量。患者满意是她永恒的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为患者奉献着……
二、以精湛的医术赢得患者的信任
医生是一种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也是一个高风险、高难度的专业。因此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光凭良好的愿望和对患者的同情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精湛的医术,高超的本领,才能为患者解除病痛,抢救生命。穆泽华同志坚持不懈的钻研专业技术知识,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不断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曾先后多次荣获县级“岗位标兵”、“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05年5月的一天,一位患者的家属来找她,说他的父亲因患肺心病在其他医院住院一周了,已下了两次病危通知,医生让他们给老人准备后事,他们不愿放弃治疗,经同病房的病友介绍找到了这儿。穆泽华主任看着家属期盼的目光,毅然告诉他们,她会尽她最大的努力?;颊吆芸熳戳?,他患有COPD急性发作、肺心病并发全心衰竭、肺性脑病、2型呼衰,高血压病3级,生命垂危。穆泽华主任运用中西结合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在当日下午患者的病情就有明显改善,住院治疗10余天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能自理后出院,他的妻子激动的对电视台的记者说“是穆主任救活了我的老头子”。
穆泽华同志尤其擅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她的精湛医术吸引了永昌、金昌、武威、民勤、阿右旗等地区患者慕名前来就诊,以她优质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赢得广 大患者的好评,被患者誉为好医生,被职工誉为好主任。
三、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开展科研攻关
穆泽华同志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在不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创新业务。自1995开始主持咳喘病的临床研究工作以来,努力探索咳喘病的诊治方法。在多年临床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外治理论及西医透皮缓释技术研制成芥遂咳喘膏、咳喘保健服?!督嫠炜却嗵ㄖ瘟瓶却×俅惭芯俊?、《咳喘保健服研制及临床研究》两项课题被列为金昌市科研项目,均于1996年通过金昌市科委鉴定验收,并获金昌市本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11月,永昌县中医院咳喘科被甘肃省卫生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建设单位。她被确为学科带头人,主持咳喘科的建设,引进国内先进的诊疗技术,经过3年建设,形成了以咳喘膏贴穴为主,不同阶段的配以内服咳喘散、中 药雾化吸、穴位注射等综合措施治疗咳喘病的诊疗体系。于2005年 4月通过了省卫生厅的评申及验收,被正式确定为“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该专科年门诊患者7000余人次,收治住病人约450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8 %,专科业务收入占全院业务收入的25.3%,咳喘病诊疗水平达省内领先,填补了金昌市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的空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她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篇。
四、言传身教,强化科室管理
作为一名医院基层管理者,她十分重视对科室人员的教育和培养,甘为人梯,手把手的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下级医生。亲手制定了科室内各种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努力使全科人员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经常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及诊疗规范,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每周组织一次科室业务学习,学习急救医疗设备的正确应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和程序等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全面提高了医护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了服务质量。
在茫茫人海中,她,很平凡,平凡得像路旁的一棵小草;她很质朴,质朴得像河西走廊的一粒沙石。为理想学医,为百姓治病,穆泽华同志以她诚挚的爱心,精湛的医术和人格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一位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体现着她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一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