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清晨,正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苏翠兰突然感到一阵头晕,就在她踉跄欲倒的瞬间,附近福彩销售网点的工作人员及时扶住了她。“可能是早上没吃早餐低血糖了,多亏了这个‘爱心驿站’,让我能进去歇歇脚、喝口热水?!彼沾淅伎谥械摹鞍逆湔尽笔俏挥诮鸫ㄇ虾B返母2氏弁?。近期,这家店门前又新挂了“救助引导点”的标识,它已成为户外工作者和流浪、走失人员的温暖港湾。
这个温暖的故事,正是金昌市创新社会救助模式的生动缩影。自“结对帮扶·爱心金昌”工程开展以来,金昌市民政局依托福彩销售点在全市建设起11处“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驿站还配备了微波炉、医药箱、手机充电器、工具箱、雨伞等便民服务工具,满足大家多样化的需求。
今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帮扶覆盖面,提升救助服务的及时性和精准性,福彩“爱心驿站”加挂了流浪乞讨者“救助引导点”的标识,搭建起流浪乞讨人员、走失老人等特殊群体与社会救助体系之间的“连心桥”。
金昌市福彩中心主任王旭军介绍道:“设立‘救助引导点’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更及时、更全面地帮助困难群体。通过与市救助站的联动机制,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的目标?!比缃?,这个项目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受益,王旭军感到十分欣慰。
走进金川区上海路的一家福彩店,饮水机、医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店主郭华表示:“自从挂牌‘救助引导点’后,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专程上门开展培训指导,现在遇到求助者,我知道该怎么引导他们获得救助?!?/span>
“从发现到救助,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闭环服务体系?!戎嫉恪ぷ魅嗽币煌ǖ缁埃颐蔷突崤砂木戎到隼嗽苯踊鼐戎?,针对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救助。‘救助引导点’打通了我们救助站和遇困人员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张旭东说。这种精准响应的救助模式,真正做到了让关爱触手可及,成为“结对帮扶·爱心金昌”工程的生动实践。
夜幕降临,金川区宝林东巷的福彩店依然亮着温暖的灯光。常来购买彩票的市民张志国说:“福彩店会一直营业到晚上10点,老板特意为晚归的户外劳动者和困难人员留一盏灯?!闭庹档疲唤稣樟亮艘雇淼慕值?,更照见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