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镇永胜村二社,提起王有成一家,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们用二十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邻里互助、孝老爱亲”的文明家风,成为十里八乡交口称赞的“最美家庭”。2017年,他们荣获金昌市“最美家庭”称号,2020年被评为第三届金昌市文明家庭,为乡村文明树立了一面鲜活的旗帜。
1990年,王有成以“上门女婿”的身份来到永胜村,与何玉林结为夫妻。在传统观念中,入赘女婿常被视为家庭的“边缘人”,但王有成用行动打破了这一偏见。二十年来,他待岳母孙发香如亲生母亲,事无巨细地照料老人起居。岳母逢人便说:“都说女婿是半个儿,我家有成比亲儿子还贴心!”
夫妻间相互体谅,是家庭和睦的基石。王有成与何玉林结婚至今,从未因琐事争吵过。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和上学的儿子,夫妻俩放弃进城务工的机会,选择留在村里。王有成在周边的农田打工补贴家用,还主动揽下家中的重活累活。何玉林则包揽家务,悉心照料老人?!盎钭拍豢盘牵咳缢篮笙淄费??!闭馐欠蚱蘖┏9以谧毂叩幕?。逢年过节,他们总会给老人带回爱吃的糕点水果,用生活里的点滴关怀,温暖着老人的心。
在永胜村,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村里留守老人占了大半。王有成夫妇主动担起“义务工”的角色,成了全村老人的贴心人。马大妈的被子破了,何玉林二话不说带着针线上门缝补;陈大爷家的房顶漏雨,王有成扛着工具爬上屋顶,仔细地用泥修补;郭叔叔搬家,要抬沉重的柜子,夫妻俩得知后,立刻放下手头农活前去帮忙……“只要谁吭声,他们就赶着帮忙?!贝迕衩歉锌?,“他们走到哪儿,哪儿的难事就没了!”
这般无私奉献,源自王有成夫妇对“家”的深刻认知。王有成常说:“一个家好不算好,全村都好才是福?!币咔槠诩?,夫妻俩主动为孤寡老人送菜送药;农忙时节,看到腿脚不便的邻居,又会毫不犹豫地帮忙收麦打粮。村里的老人们满是感动:“有他们在,我们心里踏实?!?br />
在王有成夫妇的言传身教下,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家风深深影响着下一代。儿子王永昌虽在外求学,但始终牢记父母的教诲。每逢假期回乡,他总会跟在父母身后,热心地为邻里帮忙。大女儿出嫁后,也将这份善意带到了新家庭,成为婆家村里人人称赞的“热心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文明家风能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王有成一家的事迹在村里引发了热烈反响,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效仿他们互帮互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成立了“邻里互助小组”,定期为孤寡老人提供帮扶,文明新风悄然兴起。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细水长流的温情。王有成一家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在乡村生根发芽。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乡间小路,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他们用平凡的生活,书写了不平凡的文明篇章。这份质朴的善意,正汇聚成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力量。